趙麗蓉、李媛媛、傅彪、梅艷芳、羅文、沈殿霞(肥肥)、陳曉旭、李鈺等名人死于癌癥 為了不要讓悲劇一邊又一邊的在不同的家庭中重演,普及癌癥預防知識是極其有必要的,這也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的責任。筆者特地翻譯了外文資料,給大家分享。希望每個家庭,每個人,都能健康快樂的生活! 專家指出,采用合理的方法改善酸性體質,是預防各種疾病的關鍵。 首先,多吃富含堿性物質的食品。 英國最佳營養協會的創始人帕特里克在他的《營養圣經》中提議:日常飲食中,應該有80%的堿性食物和20%的酸性食物。但是,事實上,我們在平常的飲食中很難將酸性食物與堿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:4,這就需要通過補充一些高堿性的功能性食品來進行調節。 其次,配合改變飲用水質,用微堿性的水來代替自來水、水,創造體內微堿。 再次,控制情緒,保持良好的心情,同時進行適量的運動,杜絕不良嗜好。 體質的酸性化是萬病之源千萬記住1:4 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獲得者雷翁教授說:“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”。而基本上,所有的肉類都屬于酸性,絕大部分的蔬果類都屬堿性。 美國著名營養學家RAGNAR BERG博士說:如果想維持健康的身體,每攝取20%的酸性食物,就需要80%的堿性食物?梢,當你每一天吃進肚子內的食物都是酸性為多,久而久之,就會造成體質酸性過高,進而患上各種慢性瘓病。 大致上,您每吃一份肉,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帶來的酸性,加上各種輻射、污染、壓力、壞心情等也會令身體酸性化。這就是為何只有10%的人體質是堿性的。 日本醫學博士柳澤文正用實驗證明100%的癌癥患者是酸性體質;諾貝爾獲得者、生物化學家Otto Warburg博士認為缺氧的使正常細胞癌變,而體液酸化是導致缺氧的主要因素。 延伸內容: |